秦国灭六国的次序,暗藏玄机!看完会发现,秦国确实棋高一着!
公元前221年,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,宣告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。若仔细分析,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:韩国、赵国、魏国、楚国、燕国、齐国。这一顺序到底是精心安排的,还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呢?如果将这些顺序打乱,秦始皇还会顺利获胜吗?我们来探讨一下。
首先,不得不提的是曾经的晋国,它曾是非常强大的存在。晋国的春秋时期,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,威震一时。晋国分裂成赵、魏、韩三国后,这三国仍然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,实力不可小觑。而西方的秦国,虽然在春秋时期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,尤其是在秦穆公时期,但其他时段,秦国的影响力并不显著,甚至在战国早期也只是一个边缘国家。
然而,秦国的崛起并非偶然,它经历了两次关键转折。其一是秦孝公在公元前356年和前349年,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。商鞅的变法虽然个人结局并不完美,但其改革极为成功,特别是对秦国军事体系的改革,让秦国迅速成长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,可以说是“老虎有了獠牙,准备出笼”。其二是魏国的衰落。魏国曾是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之一,在魏文侯时期,魏国不仅重用李悝进行变法,还培养了军事天才吴起,后者在战争中创造了辉煌战绩。魏国控制着崤函之地,卡住了秦国的咽喉,使得秦国难以向东扩展。
展开剩余70%公元前343年,齐国的孙膑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国庞涓,魏国的元气大伤。随后,秦国和齐国都开始觊觎魏国的崤函之地,并在第二年成功夺取。可以说,秦国此时像是从困境中解脱出来,仿佛老虎终于获得了猎物的机会。
接下来的战局按照“远交近攻”的策略展开。由于赵、魏、韩与秦国接壤,这三个国家成为了秦国的首要目标,而齐、楚、燕则是后续的重点。秦国选择了灭韩国、赵国、魏国的顺序,这一选择也暗合了地理与战略的逻辑。
公元前230年,秦国首先攻击韩国,因为韩国距离秦国最近且最弱。接着,公元前228年,秦国灭赵国。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已经元气大伤,继续抵抗秦国已经力不从心。这样,赵国和韩国的先后灭国,导致魏国孤立无援。而此时,齐国并未介入,燕国也处于弱势,楚国虽然强大,但内部动荡,对秦国的威胁相对较小。
魏国最终在公元前225年兵败投降,秦国迅速展开对其他国家的进攻。接着,秦国迎来了决定性的选择:是先攻齐还是攻楚?两国都是强国,秦国深知必须先稳住齐国,否则楚国必定联合齐国对抗秦国。因此,秦国的策略一直是拉拢齐国内部的关键人物,成功使齐国保持中立。最终,齐国的王后族弟被成功收买,使得齐国成为“看客”。
秦国灭掉三晋后,继续扫除其他国家。公元前224年,秦国开始攻楚,公元前223年,楚国灭亡,紧接着,燕国也被摧毁,最后,公元前222年,燕王被捕,燕国灭亡。
至此,五国已经被征服,剩下的齐国则成为最后的目标。秦国终于展开了对齐国的攻击,齐国在秦国的强大压力下,于公元前221年投降。齐国的军队部署不当,缺乏敏锐的战争嗅觉,最终败给了秦国。
回顾整个过程,秦国的统一战略是十分精妙的。从灭三晋,到削弱齐国,再到一一击败楚国、燕国,最终将齐国逼迫投降,这一切顺序的安排都极其重要。先灭三晋的赵、魏、韩,为秦国打开了东进之路,而对于齐、楚、燕的打击顺序,也展现了秦国的深思熟虑。
通过这场精心策划的战争,秦国不仅依靠强大的军力和精良的装备,也利用了出色的战略与外交手段。最终,秦始皇凭借高超的指挥艺术,成功实现了统一六国的伟业。
发布于:天津市热点资讯
- 秦国灭六国的次序,暗藏玄机!看完会发现,秦国确实棋高一着!
- 宝可梦公司用新作摘掉了“技术力低下”的帽子,但新作不是宝可梦_游戏_开发_玩家
- 中国政法大学依法治疆研究院揭牌成立
- 力挺鲍威尔!共和党参议员发声:总统无权解雇美联储主席
- 李显龙发出警告,中美或将迎来一场“惊涛骇浪”,影响比二战更甚
- 库州冲突升级,普京镇定自若,中方三度赴俄洽谈,贸易合作持续
- 六安不动产登记中心:免费邮寄领证业务暂时停运_大皖新闻 | 安徽网
